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90章 道、墨、法之变 (4 / 8)

作者:买土拨鼠的松鼠 最后更新:2025/11/7 1:33:27
        道家青年摇头,自问自答道:“并不能,‘地’只是我们予它的一个称呼,不能代表其所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着很绕,可巴克特里亚学者们仔细琢磨,感觉很有哲学韵味,这道家学说是在讲对事物的认识有局限,给事物定下的名只能表示认识到的那部分,并非其一切,也即是“名可名,非常名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句与那句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相联系,便是对道的认识存有片面局限,当给道定下道这个名时,已经深陷在了这种片面中,潜意识里已有了“道”和“非道”的观念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种观念正是片面的,因为道就是道,不存在“道”和“非道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道家青年又道:“‘无名,天地之始’是指‘天地开始之前,混沌虚无,无法为其取名’,但这又是天地开始前的状态,‘有名,万物之母’指‘天地已开,可以为其取名,万物从其诞生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将《道德经》第一章的这几句话简要解释了一遍,道家青年笑道:“道之所存,以儒家荀夫子之言便是‘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’,即道不会因为我们的爱恨喜怒而存在,甚至我们的爱恨喜怒也都在道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因而,‘道法自然’便是顺应于道,人之所行当符合道的规律发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道家的有意思之处也在这,“道法自然”说的是应效法道的自然性,可万事万物又皆在道中,那么怎么做其实都在道之中,也即“无为”和“无所不为”在道家可以同时存在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水顺着河道奔流是道,而人筑起大坝将水给拦住也是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浅要讲完“道法自然”,道家青年又道:“‘无为而治’便是顺应自然,使万事万物依道自然而然运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无为而治”可不是什么也不做,让百姓想干嘛干嘛,而是说遵循道(客观规律)去治理引导百姓,在此之外,则不过多干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