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胗和猪肚尖同炒,火候欠一分则鸡胗不熟,过一分则猪肚太老,对厨师的手艺要求非常高。
再加上原料并不太贵,也不容易卖得上价钱,大馆子不肯做,小馆子做不好,渐渐地,就有种式微的意思……
这道菜端上来,几个师弟师妹们还没太大感觉,只知道埋头苦吃。
跟着导师赴过最多宴席,见过最多世面的博士师兄尝了一口,挑拇指大赞:
“沈乐,你推荐的这家店太强了!我之前跟导师在外面吃,人均两千的私房菜馆子,都没这水准!”
沈乐笑而不语。有没有可能,老板娘炒了几百年的菜,这火候的把握早就登峰造极?
当年鲁菜在京城称雄,被梁实秋等文坛名家大赞、写文章推荐的时候,老板娘的手艺,可以和那些大师傅争锋?
连续七八道菜上来,一群学生平时都是吃盒饭、吃快餐的主,偶尔才能跟导师打一次牙祭,哪里吃过这种炫耀手艺的菜肴,一个个吃得头都不抬。
等他们吃得七七八八,一个个摸着肚子挺在椅子上打嗝的时候,一股摄魂夺魄的香气,蓦然卷进了包厢:
“蟹粉拌饭,请慢用——”
“啊,好香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