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要任务是创建天津水泥作坊,以烧制水泥,这一材料对于建设港口、码头、房屋乃至通往京城的道路都是至关重要的。
在这个时代,如果没有水泥,建筑工作将耗时耗力且费用高昂。
尽管朱高炽目前资金充裕,且当时的人力成本较低,但时间紧迫,不容延误。
继水泥作坊之后,琉璃厂和雪糖厂这两座核心工厂也迅速启动建设。
此外,朱高炽还规划了天津造船厂,随着东海贸易的即将展开,航海业的繁荣指日可待,造船厂的建设刻不容缓。
造船技艺讲究深厚积累,正如古语所云:“十年陆军、百年海军”。
当前正是打下基础、逐步积累的关键时期。
由于完全复制了栖霞镇工业区的模式,朱高炽自然也需要大规模招募工人,优先考虑流民,为他们提供一条生存之路。
招工的铜锣声穿透了天津城的暮色。身着靛蓝短打的壮汉们敲着牛皮鼓,在街巷间穿梭呐喊:“工业区管饱三餐!三日有肉!多劳多得!”
这震耳欲聋的承诺,比任何口号都更具感召力。
蓬头垢面的流民从破庙、桥洞涌出,他们攥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角,眼里闪烁着久违的希望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