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4章八大蝗商?严走私者夷三族!
严禁汉人商贾走私,是怕养虎为患;而死死盯着这些草原部落,更是防着他们骨子里的劫掠天性——这念头就像草原地下的火种,稍不留意就会燎原。
从成吉思汗时代起,快马弯刀、劫掠过冬就是他们的生存法则,汉人商队的驼铃在他们听来,或许从来都不是交易的信号,而是“肥羊上门”的动静。
朱高炽太清楚了,这些部落首领此刻对着龙旗磕头,不过是怕了明军的刀;等商路真的跑起来,看着一车车茶叶、盐巴从眼前过,看着那些皮毛换回来的粮食堆成小山,难保不会有人按捺不住——毕竟抡刀抢劫可比赶着牛羊走千里路轻松多了。
今日抢一支小商队,明日就敢劫一座榷场,贪心一旦冒头,当年瓦剌人袭扰边关的旧事就得重演。
“第一次杀人警告”,是给他们划条红线。
找个带头闹事的部落,砍下为首者的头颅挂在榷场门口,让所有人都看看,伸手的代价是什么。
但这还不够,草原部落最认的是“怕”字,不是“劝”字。若是有哪个部落敢明知故犯,第二次还敢动商队的主意,那就别再讲什么规矩——铁骑直接踏平他们的帐篷,男人杀干净,女人孩子贬为奴隶,牧场一把火烧成白地,连他们的族名都从岭北都司的名册里抠掉。
徐允恭在旁听着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。
他知道朱高炽这话的分量——不是要赶尽杀绝,是要用最狠的手段断了他们的念想。
就像当年朱高炽在捕鱼儿海,不止是打赢了仗,是让北元余孽从此听见“明军”二字就腿软。
如今对付这些部落,也得用同样的法子:让他们看见商队,第一反应不是能不能抢,而是敢不敢想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