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怕杨坚卸磨杀驴,有的则怕皇帝秋后算账,于是下意识的在朝廷大政上跟杨坚唱反调所致。
再有就是一些顽固势力,觉着九品中正制挺好,极力阻碍新政的施行。
所以说科举应试的第一次全国性试点最终以失败告终,是有着复杂至极的政治背景的。
到了唐初这些年,很多阻碍都不见了,加上隋末战乱太过惨烈,民心思安,科举选才才能颇为顺当的办下来。
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。
实际上,此时推行科举的人物虽然换了一批,可本质上和前隋并无不同,还是上层精英们做出的选择,人民当家作主的时节还远着呢。
…………
去年举行的科举进行的波澜不惊,今年估计也应该差不多,重要的节点还是在明年的京试上面。
上一次朝廷摆出了姿态,又是文会激辩,又是杏林宴,还有殿试,着实把科举的声势操弄的不小。
明年有了前例可循,制度上也比上次完善的多,想来长安又是一番盛况,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从中作祟,泄露点考题什么的。
李破对此很是期待,一想到这事,他耳边就好像能听到有人在说,五品下官职任选,真是好大的狗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