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的洛阳书院,晋阳书院,以及山东琅琊书院,河北魏阳书院等,少的一年多些,多的也就两三个年头,都还不成规模。
南边的好一些,江陵书院是李靖在江陵任职时建立起来的,如今已经三年了,至于江都书院,丹阳书院等,也是年头还短,只不过江南的文人要比北边多很多,在教育资源上先天就占据了优势。
可话说回来了,各处建立书院是朝廷的意思,之前几乎是以诏令的形式来进行的,即便各处守臣很积极,但地方上的官吏认识不足也是有的。
加上科考也才开始了三四年,所以散布在各处的书院建设进程参差不齐,受到的重视程度也是有高有低。
换句话说,长安书院作为标杆,现在还没有起到太好的带头作用,主要原因就在于书院建立的年头太短,还无法培养出真正让人眼睛一亮,可以作为典范宣传一下,让大家都看到的人才。
…………
所以李破只是想了想,却还是摇头道:“再等个一两年吧,长安书院学制五载,当初选取生员的时候,又谁都不愿把人送进去,根基太过薄弱。
若是他们半道出师,未必能顶大用不说,那么多名师教出来的弟子,不堪重用也就罢了,若是庸碌者多,岂不坏了书院的名声?
培育人才不在一朝一夕,十年不算少,百年不为多。
到时人才有了,天下自然而然便能兴盛起来。
你们作为朝中重臣,莫要想那揠苗助长之事,眼光要放长远些,急功近利的可办不成什么大事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