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官之人到了房玄龄这个地步,这一点尤为重要,若是你连朝廷政策的大方向都把握不住,可能仕途也就止于此时了。
而房玄龄在营帐之中的应对,正是基于自己对朝廷大策的理解而做出的反应。
皇帝是如此的胸有成竹,再加上对之前那些国策的强硬执行力度,于是房玄龄大胆进言,做出他认为符合皇帝预期的答对。
好像是做的对了,皇帝令他拟诏,斩杀西突厥来使,只不过方法上……让他没办法多做评价。
不过他还是体会到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凶险之处,来的可是西突厥王子,前些年人家来的时候,皇帝还设宴款待过他们,足可谓待之甚厚。
几年之后再来,却是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,便要奔赴黄泉。
为官这么多年,房玄龄已经见过太多的险恶,可在皇帝的目光注视之下,在皇帝道出那声斩字之后,他还是觉着有些后背发凉。
读过那么多的史书,房玄龄清楚的很,凡雄才大略之君主,往往都是无情之人。
皇帝如今还不到四十岁,精力勃发,年富力强,不是李渊能够相比的,李渊当政关西那会,任由儿子,臣下们相互攻讦甚至是残杀,在仁厚的名声之下,尽是鲜血尸骸。
当今皇帝呢,自起兵以来,平定诸侯,统一天下,那才是刚刚开始,出兵东海,弭平数国。
同时顺手把山南纳入大唐之下,相比之下,扫清南蛮之乱,平复岭南,复收林邑,逼迫扶南,真腊来朝等事,都显微不足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