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归附的霍山棚帅们看中的就是赵怀安许诺的世袭罔替。因为像他们这些人即便是棚帅了,实际上也不能把位置留给子孙。
山中是以力称强的,谁能带领聚落活,谁就有威望,谁就能做棚帅。
可人皆爱子孙,以前没有赵怀安的这项都户制也就罢了,可现在有了,这些人就心动了。
作为掌握这片区域最大的暴力组织,赵怀安有足够的威信保障这套制度。
甚至在这些山棚们看来,纵然没有朝廷的光州刺史的头衔,赵怀安也足以成为八百里大别山的主人。
所以一旦赵怀安能保障这些棚帅的利益,这些人纷纷投靠。
赵怀安也以此为契机,让丁会等霍山党返回霍山,宣谕保义军的政策,并呼吁相熟的聚落来归。
而这其中,赵怀安的身份和威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
本身就是霍山人,这些自诩为赵怀安乡党的山棚,投靠起来没有任何的犹豫,他们这些人本就比光山、舒州的山棚更松散。
所以自军中的霍山党入山后,几乎每日就有聚落来归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