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来在杨复光来了后,又私下和赵怀安密聊了现在的局势,在晓得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没有战事的时候,赵怀安即刻开启了运输流民回光州的事。
此时曹州的州、县、乡法制被催,这里能做主的就是赵怀安和杨复光。
赵怀安只是和杨复光提了一个理由,那就是这些灾民在中原就算再赈灾,后面草军杀来了,抢了他们粮,还是能裹挟他们从贼。
所以为了防止草军继续获得兵力补充,他的建议就是将这些流民往秩序依存的南方迁移,而他作为光州刺史,愿为朝廷分忧,接收这批灾民。
杨复光很感动,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。
一个地区接收大规模的难民,是必然要引起土客之间的矛盾的。比如土地、粮食、生活物资,甚至是风俗,都会有巨大的矛盾。
在这个时期,一个地方的物资产出和消费都是有差不多的平衡的,一旦这数万难民移过来,一定会惹得市面百物腾贵,给本地人造成巨大的生活负担。
此外,这个时候的乡村普遍是非常愚昧的,任何外乡人的出现都会被本地人当成灾祸,如果家中有什么孩子丢了,或者孩子中邪了,他们就会认为是外乡人做的鬼。
这种事情几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当地官府一个处理不好,就会造成巨大的社会骚乱。
所以在杨复光的眼里,赵怀安真是忠心为国,为朝廷分忧了。
不过杨复光还是问赵大要如何安置这批人,毕竟要是处理不好,把光州那边再惹出祸来,那就是大罪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