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时候徐申学也需要综合考虑旗下各企业的情况,也不能强行拉郎配的。
这种情况下,威酷电子尝试和海蓝汽车达成合作的计划没能成功,但是不要紧,国内游造车资质,但是经营不太行的车企虽然少,但还是有的。
威酷电子很快就找到了一家经营情况不乐观,但是拥有轿车资质的国内汽车厂商直接收购。
至于自主申请,威酷电子一开始就放弃了这条道路!
造车资质一向来都很难申请,早期阶段不用说了,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难申请。
稍微宽松一段时间的阶段是海蓝汽车成立后,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,曾经一度对新能源的资质有所放宽松,但是也依旧非常困难申请。
现在国内的诸多造车新势力厂商,其实都不是独立申请的造车以及销售资质,而是通过挂靠或收购的方式来解决……但是真正获得的其实也不多,只有少数几家实力强悍的。
威酷电子一开始想要省点钱,找海蓝汽车挂靠,但是计划不可行后,干脆花费了大约十五亿收购了一家拥有资质的小车企。
说起来也搞笑,这个小车企早已经面临破产边缘,要啥没啥,就只剩下个造车资质……但是就这,依旧卖了十五亿。
光是解决一个造车资质问题,就花了威酷电子十五个亿……这种情况也是说明了,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入门槛,正在迅速提高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