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很多入门级车型的话,售价才十万出头……然后动力电池成本又得占据一大部分,为了市场竞争还要加上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功能,什么大彩电大冰箱都得弄上去。
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入门级车型的成本压力极大……厂商必须把制造成本压低到一定程度,才能够维持一定的毛利润。
如此情况下,虽然都是合格产品,但是这么低的制造成本,是不可能给你来海蓝汽车的那种超高质量标准的……零配件和工艺,都是一分钱一分货的。
当然,这些也都是合格产品,正常使用没毛病,再加上海蓝汽车在海外市场打出来的华夏电动车的赫赫威名,也让它们沾了不少光,出海比较顺利!
所以,最近两年,尤其是去年开始,国内汽车厂商的新能源车出海比较多,纯出口的有,跑到其他国家建设工厂的也有,整体出海势头比较良好。
国内市场的爆发增长,海外市场的开拓,反过来又让国内新能源车的产业链更加成熟完善。
上游核心产业,如各类车规级芯片,辅助驾驶技术有智云集团在搞。
动力电池领域里,有宁代电池这个全球最大的第三方动力电池供应商,还可以提供技术很不错的半固态电池……要便宜的也有磷酸铁锂电池。
除了宁代电池外,还有其他好多家第三方动力电池厂商。
电机领域,国内就更多了,有几家一线品牌,二三线品牌的更是多了去,各类电机的客户覆盖国际一线汽车品牌再到各种老头乐,啥样的都有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