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八号火箭的一级助推器回收成功后,南门航天内部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高级别技术讨论会,主要是敲定八号火箭的一些比较明显,突出的问题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。
在这场持续了不过四十分钟的技术讨论会里,技术团队根据八号火箭的首次试飞过程里收集的诸多数据,初步判断一级火箭的动力系统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,同时红龙航天飞机的动力系统也存在问题,而一级火箭和红龙航天飞机,使用的发动机其实都是同一套,区别只在于红龙航天飞机上还采用了三台真空版的毕方C型发动机。
但是毕方C型发动机的海平面版本以及真空版本,技术核心都是一样的,区别只在于喷口形状,用以控制不同的尾喷形态,以分别对应大气层内或真空的飞行。
一级火箭的一台发动机起飞阶段未能点火成功,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后被迫关机。
红龙航天飞机的两台真空版发动机在点火后不久温度过热。
这算下来,就有四台发动机出现了问题。
技术团队进而论断,毕方C型发动机存在着某个未知的技术缺陷,这才会导致实际飞行的时候连接出现故障!
而这些技术故障,是之前在地面的长时间严苛测试里没能发现的……所以这又有可能和其他飞行系统相关联。
具体问题在哪里,技术团队还需要根据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,然后再测试后才能够找出来问题。
不过邓飞跃表示,这一次的八号火箭实验,整体上还算是成功的,尤其是一级助推器的成功回收,验证了一级助推器这种大吨位飞行器的回收技术,尤其是技术分支里的悬臂回收技术。
一次实验飞行就能获得成功,从这一点来说,其他的先不说,南门航天的回收技术那是真的牛逼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