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发动机问题,后续找出来技术缺陷并解决问题不大。
而红龙航天飞机的话,因为受到发动机技术缺陷影响,在自主飞行没多久后就爆炸,后续的卫星释放,轨道调整,回收等程序都没能进行测试,所以还要再看。
不过邓飞跃表示,红龙航天飞机的技术核心,来源于白龙航天飞机…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尺寸以及发动机,其他子系统几乎都是照搬的白龙二号航天飞机,理论上来说只要解决了毕方C型发动机的问题,那么也就差不多了。
对于技术团队的报告,徐申学表示满意,问题暴露的如此明显其实是一件好事,知道问题在哪里了,然后针对性解决就行了。
最怕的是炸了,还不知道问题在哪里,那才麻烦。
就和早年的五号火箭研发期间,因为是第一次搞可回收火箭,各种问题层出不穷,当年的信息收集,分析能力也差一些……当年技术水平多少还是不太充足
当年的一号到四号实验火箭,可是各种炸炸炸,隔一段时间就放一个大烟花,很多时候炸了后连寻找问题都非常的麻烦,只能是依靠一些笨方法,收集残骸挨个进行分析,然后去论证!
也就是南门航天当年有着大量技术人才的支援,依靠笨办法也能够找出来各种问题然后解决掉……
这也是南门航天乃至徐申学旗下其他企业的一重大优势:工程师多……
搞一个新技术的,虽然没啥技术储备,经验不足,那就上笨办法,依靠技术人才数量优势……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