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高委员,这个进气口,就实在是有些麻烦了,说实话,把这个进气口搞成现在这个样子,保证飞机的气动和动力特性,已经到了我们的当前的极限……”
高振东看了看飞机的草图,和他预想中的差不多,是一个类似后来白熊的1.42的可调进气道,而且和所有早期机腹进气一样,包括花旗的F-16的皮托管、十爷的恶棍、欧洲的台风等,也在机腹和进气口之间,加了一块隔离。
然而正是这块隔离,带来了最大的问题——这里信号反射很容易就非常强烈。
对于经验还不够丰富的西南所的同志们来说,这一块的确是很难处理。
“这个隔层,是为了解决附面层对吧?”高振东指着进气口的上唇道。
“对,这是解决附面层最简单的办法。至于进气口可调,是为了解决在不同速度下的进气效率和气流稳定性问题。”高委员不愧是拿出过飞机气动外形设计教材的人,在这方面可谓一眼就明白。
高振东笑道:“现在你们有两个办法……”
还能有两个?!!!我这儿一个都没有!西南所的同志无不欢欣。
如果说他们自己搞,是在做填空题的话,那高委员这里,就是在做选择题,甚至上面还全都是正确答案。要是读书的时候考试也是这样,那就太好了。
“高委员,有哪两个方案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